相信大部用户最头痛的就是电炉在工作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处理,也知道问题的毛病在哪里,那么下面就让雷韵小缟为大家介绍下六联万用电炉常见问题作一介绍。此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哦
六联万用电炉铁液中O偏高
感应炉没有冲天炉的氧化性气氛,而且由于铁液中的[O]和[FeO]与[C]产生反应,使Fe受到了C的保护,铁液中的溶氧是不多的。可是熔炼后期为了促使增C剂溶吸,常调低电频率以加强熔池搅动。如果“驼峰”过高,调频时间过长,铁液与大气接触几率增加,被离解的O离子将进入铁液。熔炼后期添加料未经烘烤,也会使[O]、[H]增加。近期,有业内人士提出:在1500℃以上保温,[O]不会降低,而是提高的观点,可供参考。
防止O偏高的办法是:
(1)熔炼后期调频不要过度。
(2)后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料和工具。
(3)过热温度不要过高,切忌高温下长时间保温。
六联万用电炉铸件切削加工性能不好
切削加工性能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涉及被加工对象,刀具,切削工艺参数和操作者对加工性能优劣的认知等。仅就铸铁而言,切削加工性不好,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
①有自由渗碳体。
②有硬质点(如磷化物,钛化物...)。
③有未熔尽的FeSi。
④铁素体球墨铸铁中残留珠光体量多。
⑤在热节处因RE偏聚引起的反白口,不一而足。
一般中等壁厚件,残Mg量在0.035%~0.045%即可球化。光谱分析出残Mg量在0.06%以上,金相检验又无白口,说明该厂光谱分析出了问题。光谱分析一定要经常用标样校正,用化学分析法作比对。光谱分析样的制备和打磨要认真按规程去做。Mg以及P、C和S对操作手法很敏感,不可大意。
出现不明原因的毛病
有时候,觉得生产中啥也没变,铸件却出了毛病。怎么去深入找原因?建议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比如用光谱仪查微量元素,用氧氮仪测总氧和总氮,用能谱分析作相成分,用X射线衍射作结构分析等。本厂若做不了,应委托有关单位去做。然后请专家一起进行诊断。
熔炼时间长,电耗高
熔炼时间长,电耗高,通常是感应炉先天不足造成的。进入21世纪,中频感应炉发展很快。随着可控硅技术和电力电容器技术的发展,串联节能型中频炉异军突起;“可控硅串联的一拖二运行”理念深入人心。球墨铸铁吨电耗可低于570kW•h。而传统并联中频炉,吨电耗在800kW•h以上。
调查发现,有的企业从变电站到中频电源,再经过铜排及电缆到炉体系统,每一环上都有无谓的电能浪费。亟须通过技术改造,节能增效。笔者对“电“不甚了了,铸造厂可找供应商作更新改造,亦可以在原有并联设备的基础上请其作专项改进。
炉子小毛病不断
炉子的小毛病都出在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的零配件上面。购炉子不能贪图便宜,购炉时要了解供应商的资质和口碑。一流的供应商会根据铸造厂的情况,提出详细的项目书,其中对电源部分、炉子部分和选购部分列有清单,对外构件及辅机配套厂也有明白的交代。三流的供应商往往除炉子本体自制外,其余是串组起来的。与他们打交道,购货要注意细节。要问清楚可控硅、控制板、集成块、元器件、绝缘材料以及缸泵的来源,还要检查线圈水循环系统的接头是否可靠、水温能否巡查报警、有无漏电报警,电路系统是否防结露等等。以上各点有所疏忽,炉子工作起来就会频繁出毛病,耽误生产,带来经济损失。
万用电炉炉龄低
熔炼灰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采用酸性炉衬材料,由石英岩破碎过筛后的石英砂为其骨料。石英岩遍布全国各地,但由于地质年代和成矿条件的不同,质地并不相同。
炉衬质量事关炉龄和生产安全性,也影响铁液的纯净度和产量,千万不要捡便宜的买。有次行业活动中,有人问:“加硼酸干啥?加多少合适?”我反问他,炉子大小和铸件产品情况。他答不上来,这才知道他是卖炉衬材料的。炉衬材料市场门槛低,胆大的,配配料,弄个像样的包装,就可堂而皇之叫卖了。所以,我主张,如果想把你的铸造厂搞长久搞好,应该上网搜一搜,找好的公司,它们的产品粒度有合理级配,矿化剂用量会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烧结和养护能提供技术支持。必须指出,第一炉铁液的液面位置、最高温度和保持时间等对炉龄很重要。烧结温度应高于1550℃,以保证烧结层中石英完成方石英化。液面应处于炉口高度附近,使坩埚内表面上下烧结一致。
对策如下:
(1)不许胡乱加料,不许用大料,不许用整个废铸件。
(2)勤通料,助炉料下行。
(3)发现有大象脚倾向,应及时进行修补。